隨喜讚嘆的含義 수희찬탄에 담긴 의미

 

千佛曼陀羅系列·43

 

 

 

隨喜讚嘆的含義

讚嘆他人善行的善心也是一種佈施

 

 

文·本覺法師(中央僧伽大學教授)

 

 

 

 

慳者不生天上,愚者不讚佈施。智者隨喜佈施,後世必得安樂。

——《法句經》

 

 

親身實踐一切善行,但對自己所做的一切卻完全不求回報,這種人在大乘佛教裏稱爲“菩薩”(Boddhi-sattva)。菩薩實踐六波羅蜜,而其中的第一項便是將一切施與他人的行爲。這是佛陀教法中深受重視的“佈施”。

 

按一般世人的想法,首先得自己擁有,其次才輪到施與他人。但在菩薩的生活裏,施與別人的事情永遠排在第一位。菩薩道所教導的是:當自己一無所有、拿不出像樣的東西贈予他人時,須改變想法,不去尋找外在的物質,而是找出自己已經擁有的、内在的寶物來行佈施。何謂“自己已經擁有的、内在的寶物”?

 

我們應深刻地觀照一下自我。在我們找出的品目當中,最上勝的當屬自己的心。那是我自己的主人,是異常珍貴的寶物。讓我們來看看自己所擁有的這顆心是如何扮演主人的角色的。我那仁慈的容貌和充滿慈愛的一句話——即“和顔愛語,往往能給許多人帶來安寧和喜悅。我們能用眼睛來對人微笑,用耳朵誠摯地傾聽別人的話語,用鼻子來聞一聞人們的“德香”,並將這種德行散發出的香氣轉移到自己身上。我們還可以用手來撫平別人的創傷,並向跌倒的人們伸出援手。

 

 

和顔愛語:珍貴内心的佈施

 

就算僅以自己所擁有的,我們也足以為別人帶來喜悅。因此,在生活中佈施,其實就是互相將對方的快樂延續下去的方法。以佈施來創造喜悅,這也是《華嚴經·十地品》“初歡喜地”中所教導的。當菩薩可以爲了別人而將自己的身軀乃至手足欣然相授時,佈施的行爲便能達到最高的境界。

 

最近,毫不猶豫地將自己的器官捐贈出來的行爲正屬於這種情況。此外,菩薩對於一切佈施皆不求回報,這更突顯出其神聖之處。菩薩不僅對自己的神聖舉止不望回報,而且還不存貪著之心。這便是《金剛經》第二十八〈不受不貪分〉中所說的内容。菩薩們就是如此地將施與他人之事視爲修行的,而他們以内心來佈施的最終階段,應該就是“隨喜讚嘆”了。所謂“隨喜讚嘆”,是指在看見別人做好事或積功德時,自己也由衷為別人高興並讚嘆的心態。愚昧的人們不僅自己不做好事,就算看見他人行善,也無法以寬大的心胸來共襄盛舉。因此世間總是貧瘠不堪,行善之擧總是隱蔽不顯。龍樹菩薩的《大智度論》曾將隨喜讚嘆之擧比喻為買香、賣香之事。

 

從前,有一個商人將滿滿的香背在背上,準備拿去賣。商人來到人流熙攘的大街上,並在那裏擺下了一個賣香的攤子。香氣一傳開來,路過的人們都不禁駐足觀看。在那些人當中,既有下定決心要購買好香的人,也有純粹湊熱鬧、想看別人做買賣的人。商人自己則爲了把香賣掉而站在一旁看守攤位。就這樣,在街上陳列的香成了人們圍觀的中心。這裡頭有想買香的人、想賣香的人、看熱鬧的人等等,他們望著香的目的雖然不盡相同,但香所散發出來的、最重要的香味卻不屬於任何一人,而為衆人所共享。

 

佛陀在提及隨喜讚嘆的功德時說:見人行善而生隨喜讚嘆之心,一如共同聞香,既非我之所有,亦非汝之所屬,乃見人行善而心生歡喜、讚嘆善行之人所有。

 

 

世態炎涼之下最容易實踐的善行

 

我們觀察一下自己:跟別人在同一個時代、同一個世界中生活,到底累積了多少隨喜讚嘆的功德呢?別説是隨喜讚嘆了,説不定還像韓國俗諺所說的“見不得堂兄弟買地”,總是在嫉妒之中過活呢。如今流行說甚麽“讓我們一起來讚美吧!”,但其實佛陀早就為我們留下“隨喜讚嘆”的教誨了。

 

在這年頭,我們實在活得太吝嗇、太刻薄了。心有餘而力不足時,即使只為別人所做的功德感到高興,這本身也是一樁功德,已經足以為我們帶來美好的人生了。就連這麽簡單明瞭的善行,我們也無法在生活中實踐。如果把佛教的佈施局限在物質上的施捨,那在行佈施時就會感受到各種局限。然而,就像佛陀所教導的,人們若能做好準備用心來佈施,那些局限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。經典裏已經為我們整理出各種各樣的佈施方法,包括物質上的“財施”、

 

眞理上的“法施”以及去除恐懼的“無畏施”等。

 

無論是貧是富,任何人都能以自己領悟的真理,或用自己的某種心態來參與佈施,這便是“法施”與“無畏施”。不僅如此,我們還可遵照佛陀的教誨,為別人的行善感到高興、隨喜讚嘆,並相信僅以這種佈施,也能讓自己在今生與來世獲得眞正的幸福與安樂。(蕭悅寧譯/20091108

 

 

出處:2008121日·韓國《法寳新聞》976

 
 
本篇發表於 翻譯習作。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。

發表留言